菜单
×
   ❮     
HTML CSS JAVASCRIPT SQL PYTHON JAVA PHP HOW TO W3.CSS C C++ C# BOOTSTRAP REACT MYSQL JQUERY EXCEL XML DJANGO NUMPY PANDAS NODEJS R TYPESCRIPT ANGULAR GIT POSTGRESQL MONGODB ASP AI GO KOTLIN SASS VUE DSA GEN AI SCIPY AWS CYBERSECURITY DATA SCIENCE
     ❯   

Pandas DataFrame pow() 方法

❮ DataFrame 参考


示例

计算 DataFrame 中每个值的 5 次幂

import pandas as pd

data = {
  "points": [4, 5, 6],
  "total": [10, 12, 15]
}

df = pd.DataFrame(data)

print(df.pow(5))
自己动手试一试 »

定义和用法

pow() 方法将 DataFrame 中的每个值进行指定次数的幂运算。

指定次数必须是一个可以用来将 DataFrame 中的值进行幂运算的对象。它可以是一个常数,如示例中的数字;也可以是一个类似列表的对象,如列表 [5, 10] 或元组 {"points": 5, "total": 10},或者是一个 Pandas Series 或另一个 DataFrame,这些对象的大小和形状需要与原始 DataFrame 兼容。


语法

dataframe.pow(other, axis, level, fill_value)

参数

参数 描述
other 必需。一个数字、数字列表或另一个具有与原始 DataFrame 匹配的数据结构的对象。
axis 可选。一个定义,用于决定是按索引还是按列进行比较。
0 或 'index' 表示按索引比较。
1 或 'columns' 表示按列比较。
level 可选。一个数字或标签,指示在何处进行比较。
fill_value 可选。一个数字,或 None。指定在计算之前如何处理 NaN 值。

返回值

一个包含结果的 DataFrame


❮ DataFrame 参考

×

联系销售

如果您想将 W3Schools 服务用于教育机构、团队或企业,请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
sales@w3schools.com

报告错误

如果您想报告错误,或想提出建议,请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
help@w3schools.com

W3Schools 经过优化,旨在方便学习和培训。示例可能经过简化,以提高阅读和学习体验。教程、参考资料和示例会不断审查,以避免错误,但我们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的完全正确性。使用 W3Schools 即表示您已阅读并接受我们的使用条款Cookie 和隐私政策

版权所有 1999-2024 Refsnes Data。保留所有权利。W3Schools 由 W3.CSS 提供支持